4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4.1置换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所示。
4.2卸荷支撑架
局部置换作业前的卸荷支撑架是通过钢管支撑架将结构构件在破碎后所需承受的荷载有效地传递到下层竖向受力构件,直至基础,从而保证结构构件在不承受额外荷载的前提下安金局部置换。卸载支撑架搭设思路是在将待置换部位局部恢复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期支撑原状,即排距、列距均为900mm,扫地杆200mm,步高1200mm。结合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可距柱边500mm起步,视待置换长度决定搭设宽度,搭设宽度应超过待置换长度1500mm,且不少于3排,支撑范围延伸到局部置换影响范围。卸载支撑架与中部的框架柱作可靠拉结。
4.3局部剔除与界面处理
4.3.1剔除被换置换的有缺陷混凝土时,在达到缺陷边缘后,再扩展剔除范围不小于50mm的长度。对缺陷范围较小的构件,应从缺陷中心向四周扩展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200mm的范围予以清除。
4.3.2剔除过程中不得损伤钢筋及无需置换的混凝土,若结构钢筋、混凝土受到损伤,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单位认可后予以实施,经处理后应安排重新检查、 验收。
4.3.3经剔凿后,对裸露的复原结构钢筋清理' 调查。若变形不得调制及缺失时,采用原设计钢筋替补。
4.3.4为保证置换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之间有可靠连接,剔凿同时完成界面处理。
清除原构件涂装、抹灰或其他饰面层,剔除风化、剥落、疏松、起砂、蜂窝、麻面等缺陷,直至露出骨料新层面。尚应采用花锤、砂轮机高压水射流做界面毛化处理,最后采用压缩空气和水交替冲洗于净。
4.4钢筋加工、安装与种植
根据施工图纸等原始设计资料及现场实际测量确定置换部位及新增梁腋部位需要种植钢筋的数据。
钢筋加工、安装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要求。
种植钢筋工艺做法与检验要求参见“植筋工程技术交底”相关内容。
4.5模板制作、安装
置换混凝土模板面板采用δ=12mm多层板.主楞骨采用100mm×100mm木枋以间距600mm布置,次愣骨采用100mm × 100mm木枋以间距200mm布置。模板支挣架排距、列距均为900mm,扫地杆 200mm,步高1200mm。模板支撑架搭设时应与卸荷支撑架在平面、立面布置上做好协调,各自分别受力。
模板制作、安装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要求。
4.6混凝土浇筑
本局部置换混凝土采用现浇预拌混凝土施工,安排一次性同时浇筑。在待置换部位上层楼板的适宜位置以水钻钻孔,孔径100mm,作为下料口和振捣口,随混凝土浇筑完毕即可封口。
混凝土浇筑作业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
5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
5.1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质敢验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
《混凝土结构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06;
《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等。
5.2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质量验收
5.2.1卸载的实时控制
⑴主控项目
①被加固构件卸载的力值、卸载点的位置确定、卸载顺序及卸载点的位移控制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②卸载时的力值测量可用千斤顶配置的压力表经校正后进行测读;卸载点的结构节点位移宜用百分表测读。卸载所用的压力表、百分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 5级,标定日期不应超过6个月。
③卸载时,应有全程监控设施和安全支护设施,保证被卸载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
⑵—般项目
①当需将千斤顶压力表的力值转移到支承结构上时,可采用螺旋式杆件和钢锲等进行传递,但应在千斤顶的力值降为零时方可卸下千斤顶。力值过度时采用百分表进行卸栽载点的位移检测控制。
②卸载的支撑结构应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其所承受的荷载应传递到堪础上。
5.2.2混凝土局部剔除及界面处理
(1)主控项目
①剔除被置换的混凝土时,应在到达缺陷边缘后再向边缘外延伸清除一段不小于50mm的长度。对缺陷范围较小的构件,应从缺陷中心向四周扩展,逐步进行清除,其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200mm。
剔除过程中不得损伤钢筋及无需置换的混凝土。若钢筋或混凝土受到损伤,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查、验收。
②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界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规定及规范要求。
若采用高压水射流打毛,宜按规定打磨成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均匀纹路。
(2) —般项目
当对原构件混凝土粘合面涂刷结构界面胶(剂)时,其涂刷质量应均匀,无漏刷。
5.3置换混凝土施工
⑴主控项目
①置换混凝土需补配钢筋或箍筋时,其安装位置及其与原钢筋焊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其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2的要求。若发现焊接伤及原钢筋,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査、验收。
②采用普通混凝土罝换作业时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应根据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以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③采用喷射混凝土置换作业,其施工过程的质位控制、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应满足《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 CECS161: 2004的规定。
④置换混凝土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⑵—般项目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措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在12h以内开始浇水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或存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③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水质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敞露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表面有凝结水。
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 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4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
(1)主控项目
①拓新置换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和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査、验收。
②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合质量应良好。
③当设计对使用界面胶(剂)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强度有复验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和合格评定。
④钢筋保护M厚度的抽样检验结果应合格。其抽样数员、检验方法以及合格评定标准应符合规范。
(2)—般项目
①新置换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査、验收。
②新置换混凝土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