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设计要求
0.1局部置换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构件混凝土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25,现设计要求为C30。
0.2置换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的混凝土置换深度,板不应小于4mm;梁、柱采用人工浇筑时不应小于60mm,采用喷射法施工时不应小于50mm。混凝土置换长度应由设计单位按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缺陷的检测结论、结构验算来确定。
对于非全长置换的情况,在局部置换混凝土两端应分别延伸不小于100mm的长度。
0.3本建筑物为5层框架结构公建,2F〜4F分别各有4组框架梁柱节点部位严重露筋、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设计要求采用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予以加固。经剔凿进一步检查节点内部,直至见到密实的混凝土为止。在只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基础上,设计还要求增设梁腋,厚度为板下300mm,宽度最大 为300mm.配筋2Φ16 + 2 Φ16/∅6@100,其余参见设计图纸。
0.4当局部置换板墙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采用喷射混凝土时,其工艺与质量检验参见“喷射混凝土墙体加固工程技术交底”相关内容。
当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采用水泥基灌浆灌注时,其工艺与质量检验参见“水泥基灌浆料工程技术交底”相关内容。
1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材料要求
1.1钢筋原材
⑴主控项目
①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结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②对于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即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必须符合:
a.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③当发现钢筋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⑵—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缝、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2植筋用胶粘剂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植筋锚固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选用应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标准中的“A级胶”要求。
植筋用胶粘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级别、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査,同时应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的要求,对其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耐热老化性能等3项重要指标及不挥发物含量进行见证取样复验,质量检验结论符合“A级胶” 性能指标规定。
植筋用胶粘剂进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包装、标志、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严禁使用过期胶粘剂、无合格证书的胶粘剂及包装破损或无出厂包装的胶粘剂。
全面了解植筋用胶粘剂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一般,胶粘剂产品的运输和贮藏温度宜介于5°C〜25º0 之间,存放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胶粘剂最佳施工温度15°C〜25º0。根据环境温度,通过试验可适当增减固化剂用量,达到匹配要求。
植筋用胶粘剂的填料应在厂家制胶生产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1.3预拌混凝土 .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局部置换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委托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水泥选用3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中砂;石子选用碎石,粒径小于25mm。由中心试验室提供配合比。
2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机具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施工机具参见“主要施工器具表”所示。
3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作业条件
3. 1脚手架作业与安全防护
本建筑物2F〜4F局部换构件混凝土加固工程作业面为框架梁柱节点部位,层高4200mm。有卸荷、剔凿、植筋、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作业,需搭设卸载支撑架、操作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均采用∅48×3.5mm扣件式钢管,其搭设、运行、拆除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 术规范》JGJ 130-2011要求。
卸载支撑架搭设思路是在待置换部位局部恢复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期支撑原状,即排距、列距均为 900mm,扫地杆200mm,步高1200mm。结合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可距柱边500mm起步,视待置换长度决定搭设宽度,搭设宽度应超过待置换长度1500mm,且不少于3排。卸载支撑架与中部的框架柱作可靠拉结。操作脚手架租赁移动式脚手架,留出操作高度,周边加设防护栏杆。模板支撑架参数与卸载支撑架相间,亦为排距、列距均为900mm,扫地杆200mm,步高1200mm,搭设时二者错落有致,满足,分别受力的要求。
3.2临时电源
根据用电设备的电源功率,从总包单位临时电源引出专用线路,单独计量。同时准备照明条件,满足暗处、夜间施工需要。
3.3雨雪、大风天气条件下不得露天作业。
3.4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墙体加固施工劳动力配置
本工程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加固施工配置劳动力共计18人,具体分工参见“劳动力配置表”所示。